古诗词鉴赏主要题型及其答题方法
古诗词鉴赏主要题型及其答题方法
考点一、人物形象
典型考题:请结合全诗,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?
考题解读:这类考题,在对诗人形象进行概括后,要注意结合具体诗句来进行分析。另外,诗人在诗中的形象可能并不单一,所以要全面分析。
答题方法:⑴条分缕析,分条分点。⑵性格在前,解析在后(结合具体诗句)。⑶把握意象,分析情感态度。
诗词导引:
竹轩诗兴 张镃
柴门风卷却吹开,狭径初成竹旋栽。
梢影细从茶碗入,叶声轻逐篆烟来。
暑天倦卧星穿过,冬昼闲吟雪压摧。
预想此时应更好,莫移墙下一株梅。
[注]篆烟:盘香。因盘香曲绕如篆文,故称。
问题:请结合全诗,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。
答题示例:塑造了闲适、洒脱、高雅的诗人形象。
①闲适。通过对“竹轩”“柴门”“狭径”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,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;②洒脱。“倦卧”“闲吟”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;③高雅。“竹”“雪”“梅”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。
母题迁移:
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,伤其临老陷贼之故,阙为面别,情见于诗⑴
郑公樗散鬓成丝,酒后常称老画师。
万里伤心严谴日,百年垂死中兴时。
苍惶已就长途往,邂逅无端出饯迟。
便与先生应永诀,九重泉路尽交期。
问题:作品中抒情主人公是个怎样的形象?请简要分析。
考点二、分析情感意境:
典型考题:这首诗词(诗句)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?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?
考题分析:这是诗词鉴赏中最常见的一种题型。诗人借助诗中的意象(物象),构建出令人想象的境界,进而寄托自己的情感。也因此,该题型答题时,景、境、情三方面,缺一不可。
答题步骤:⑴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(忠实于原诗,用想象、联想加以再创造)。⑵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(如:孤寂冷清、恬静优美、雄浑壮阔、萧瑟凄凉等)。⑶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(切忌空洞,答出因什么而产生这种感情)。
推荐模板:
①这首诗词(诗句)描绘了……的画面(图景);
②营造(渲染)出一种……的意境(氛围),表达了(表现了)诗人因……(而产生的)……的感情。
诗词导引:
绝句二首(其一) 杜甫
迟日江山丽,春风花草香。泥融飞燕子,沙暖睡鸳鸯。
注:此诗写于杜甫经过“一岁四行役”的奔波流离之后,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。
问题: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?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?
答题示例:①这首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:阳光普照,四野青绿,江水映日,春风送香,泥融土湿,燕子衔泥筑巢,日丽沙暖,鸳鸯沙洲静卧。②营造出一种明净绚丽的意境,表现了诗人因为结束颠沛流离、暂得安定生活而产生的愉悦闲适的感情。
母题迁移:
清平乐●弹琴峡题壁 纳兰性德
泠泠彻夜,谁是知音者。如梦前朝何处也,一曲边愁难写。 极天关塞云中,人随雁落西风。唤取红巾翠袖,莫教泪洒英雄。
注:弹琴峡:在西北居庸关内,两山相峙,水流石搏,声若弹琴。 泠泠:水流声。
问题: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?有什么作用?
考点三、分析艺术手法:
典型考题:这首诗词(诗句)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?或,请从表现技巧(艺术手法)的角度,分析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?
考题分析:艺术手法在诗歌中,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,又叫表现手法。在诗词中,表现手法可分为抒情手法、描写手法、修辞手法三类。
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。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、托物言志、托物寓理等。
描写方法主要有:衬托(正衬和反衬);虚实结合(联想和想象);动静结合;对比等。
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常见的有:比兴手法;比喻;拟人;夸张;双关;用典;反语等。
答题步骤:⑴点出用了何种手法。⑵结合诗句阐释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。⑶此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。
推荐模板:
①这首诗词(诗句)采用了……的表现手法(修辞手法等);
②……写出了XX(物象)的……特点;
③表现出了(突出了)诗人因……而产生的……思想感情。
诗词导引:
早 行 陈与义
露侵驼褐晓寒轻,星斗阑干分外明。寂寞小桥和梦过,稻田深处草虫鸣。
问题: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?有何效果?
答题示例:①该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。②天未放亮,用星斗分外明亮反衬夜色的黑暗,“草虫鸣”反衬出环境的寂静。③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因出行之早,心中漂泊而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情。
母题迁移:
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
春风取花去,酬我以清阴。翳翳陂路静,交交园屋深。
床敷每小息,杖屦或幽寻。唯有北山鸟,经过遗好音。
注:床敷:安置坐具。杖屦:扶杖漫步。
问题:结合全诗,简要分析尾联“唯有北山鸟,经过遗好音”运用的艺术手法。
考点四、分析语言特色:
典型考题: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?或,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(语言艺术)。
考题分析:这种考题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。常用来答题的词语有:悲壮慷慨、清新明丽、朴实无华、明白晓畅、生动形象、幽默讽刺、多用口语、委婉含蓄、雄浑豪放、华美绚丽、婉约细腻等。
答题步骤:⑴用一两个词语点明语言特色。⑵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。⑶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。
推荐模板:
①这首诗用语……(朴实无华、雄浑豪放等)。
②示例……(诗中的语句或物象),写出(表明)了XX(诗人、主人公或诗中某物象)……的行为(特点);
③通过这种语言风格非常生动(自然、强烈等)地表现了XX(诗人或主人公)……的感情。
诗词导引:
春 怨 盖嘉运
打起黄莺儿,莫教枝上啼。啼时惊妾梦,不得到辽西。
问题: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。
答题示例:①该诗语言清新自然,很口语化。②“黄莺儿”儿化音,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。“啼时惊妾梦,不得到辽西”,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儿是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。③通过这种语言风格,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。
母题迁移:
宫 词
梨花风动玉阑香,春色沉沉锁建章。唯有落红官不禁,尽教飞舞出宫墙。
问题:从语言风格角度赏析这首诗。
考点五、析词炼句:
典型考题一: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?为什么?
考题分析:古人写诗作词,历来讲究字词句的锻炼,我们在品味这些词句时,不能把该词句孤立起来谈,要放在诗句中,结合全诗全词的意境情感来分析。
答题步骤:⑴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。⑵展开联想,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。⑶点出该字词烘托的意境或表达的感情。
推荐模板:
①“XX”词(句)在诗中……(解释或手法)。……(该词句在诗中的场景描述)。
②“XX”词(句)营造出一种……的意境\淋漓尽致(生动传神)地表现了……的情感。
诗词导引:
南浦别 白居易
南浦凄凄别,西风袅袅秋。一看肠一断,好去莫回头。
问题:“看”字看似平常,实际上非常传神,你认为好在哪里?
答题示例:①“看”字在诗中指回头望。离人孤独地走了,泪眼朦胧,还频频回望,每一次回望,都令自己肝肠寸断。②全诗只一“看”字,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离别的酸楚。
母题迁移:
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韩驹
北风吹日昼多阴,日暮拥阶黄叶深。倦鹊绕枝翻冻影,飞鸿摩月堕孤音。
推愁不去如相觅,与老无期稍见侵。顾藉微官少年事,病来那复一分心。
注: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。
问题:试分析“倦”“堕”两字的炼字效果。
典型考题二:诗中某句历来为人称道,请赏析。
答题步骤:该题型需从手法、内容(情感)、结构、语言(包括炼字、语言风格)、特殊的阅读效果几方面考虑。
诗词导引:
雨中再赋海山楼①
陈与义②
百尺阑干横海立,一生襟抱与山开。岸边天影随潮入,楼上春容带雨来。
慷慨赋诗还自恨,徘徊舒啸却生哀。灭胡猛士今安有?非复当年单父台③。
【注】①作者曾登过海山楼,写过《登海山楼》一诗。②陈与义:南宋爱国诗人,后期诗风雄浑沉郁。③单父台,指宓子贱琴台。孔丘的学生宓子贱,曾作单父宰,鸣琴而治,政绩斐然,后人思之,因名其弹琴之高台日琴台。杜甫《昔游》诗说“昔者与高李,晚登……是时仓廪实,洞达寰区开。猛士思灭胡,将帅望三台。君王无所惜,驾驭英雄……”,描写唐玄宗时的盛世景象。
问题:有人认为本诗颔联颇为精妙,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其精妙之处。
答题示例:①动静结合,“天影”“春容”是静态,“人”“来”两个动词则写天光云影与春日气象,使整个境界为之飞动。②远近结合,“天影”是远景,“海潮”“楼台”“春雨”是近景,写景富有层次。③此联不仅雄浑壮阔,而且以这种潮水奔涌、风雨齐来的危楼景象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诗人的不安,为后两联抒情做铺垫。
母题迁移:
虞美人·大光祖席,醉中赋长短句
陈与义①
张帆欲去仍搔首,更醉君家酒。吟诗日日待春风,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。
歌声②频为行人咽,记著樽前雪③。明朝酒醒大江流,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④。
【注】①建炎三年腊月,陈与义与友人席益(字大光)在衡山相遇。当时,陈与义因躲避金兵而抵达湖南,席益则卸掉官职流寓衡山一带。次年元旦后数日,陈与义离开衡山赴邵阳,在席益为他举办的饯别宴上作此词。②歌声:席间歌女劝酒的演唱。③雪:指“雪儿”。雪儿为隋末李密歌伎,善歌舞,能够根据音律填词而歌。“雪儿”后来泛指歌伎。④衡州:今湖南衡阳。
问题:请简要赏析词的末尾两句“明朝酒醒大江流,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”的妙处。
考点六、品析诗眼
典型考题:某字(词)是全诗(词)的关键,为什么?或,找出这首诗词的“诗眼”,试作简要赏析。
考题解读:古诗词讲究构思,往往一个字(词)就是构成全诗的线索、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(思想)。在做这种题时,表达的过程要完整,明确重点,表达要用语准确通畅。
答题步骤:⑴点明该字(词)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。⑵分析该字(词)在诗的结构或情感上的作用。
推荐模板:①本诗以“XX”为诗眼,……(主旨作用)。
②首联\第一句……;
③颔联\第二句……;
④颈联\尾联\末句…… (结构上或情感上的作用)。
诗词导引:
葛溪驿 王安石
缺月昏昏漏未央,一灯明灭照秋床。病身最觉风露早,归梦不知山水长。
坐感岁时歌慷慨,起看天地色凄凉。鸣蝉更乱行人耳,正抱疏桐叶半黄。
问题: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“乱”字上,全诗是怎样表现的?
答题示例:①本诗以“乱”字为诗眼,情景交融,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。②首联借残月沙漏、灯光昏暗暗写诗人心烦意乱;③颔联直接写身体之病、羁旅之困、怀乡之愁,点明“乱”的原因;④颈联用衬托手法,借助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。
母题迁移:
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
丹阳郭里送行舟,一别心知两地秋。日晚江南望江北,寒鸦飞尽水悠悠。
问题:这首诗的关键词是什么,为什么?
考点七、谈观点说理由
典型考题:关于这首诗(词),有人这样认为,有人那样认为,你如何评价?
考题解读:这类考题,一定要依据原诗词句作答,从原诗词句中找理由、原因。
答题步骤:⑴做判断。⑵条分缕析(结合原诗,找句中要点,翻译描述诗歌情境)。
诗词导引:
菩萨蛮 李白
平林漠漠烟如织,寒山一带伤心碧。暝色入高楼,有人楼上愁。 玉阶空伫立,宿鸟归飞急。何处是归程?长亭更短亭。
问题:关于这首词的内容,有人认为是“游子思归乡”,有人认为是“思妇盼归人”,你的看法如何?请谈谈你的理由。
答题示例:(一)我同意“游子思乡归”。①词的一、二句是写游子眼前所见之景;②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,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;③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,归乡无期,更添愁苦。
(二)我认为是“思妇盼归人”。①词的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;②五六句描思妇伫立玉阶,见鸟归而怀念异乡之人;③最后两句绘思妇幻想游人归途艰难,感叹相逢无期。
母题迁移:
题郑防画夹五首(其一) 黄庭坚
惠崇烟雨归雁,坐我潇湘洞庭。欲唤扁舟归去,故人言是丹青。
注:郑防,画的收藏者。画夹,分页装潢的画册。惠崇,北宋僧人,画家,擅画雁、鹅、鹭鸶及水乡景色。潇湘,指湘江。
问题:有古人批评这首诗说,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,这“太过夸张了”,你如何认为?请简要说明理由。
考点八、比较作者情感心境
典型考题一:两首诗(词),作者表达的情感(心境)有何不同?请简要分析。
考题解读:比较两首诗词的情感,需要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意象。分析它们之间传达出的不同情绪。
答题步骤:⑴分别点出两手诗词作者的情感(心境)。⑵结合原诗词,描述诗词中的主要意象是如何传递作者的情绪的。
诗词导引:
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
寒林残日欲栖乌,壁里青灯乍有无。小雨愔愔人假寐,卧听疲马啮残刍。
宿渔家 郭震
几代生涯傍海涯,两三间屋盖芦花。灯前笑说归来夜,明月随船送到家。
问题:两首诗同为旅途所见所感,诗人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?请简要分析。
答题示例:①晁诗表现了诗人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孤单寂寞、前路茫然之情。“寒林残日”、乌鸦归巢、油灯明灭,营造出冷清的气氛,从“假寐”“卧听”的动作可见诗人深夜难以入眠,体现了诗人孤寂、纷乱惆怅的情绪。②郭诗表现了诗人旅途中住宿渔家所感受到温暖愉悦之情。灯前笑说,描绘出渔人待客的热情,主客间无拘无束、愉快交谈的情景,体现了诗人在渔家感受到的温暖愉悦。
母题迁移:
忆王孙 赠别 沈凝之
西窗昨夜是清秋,星汉迢迢只一舟。读罢《离骚》不自由,望牵牛,半束折花算酒筹。
忆王孙 赠别 商鋆
西风红叶下江潮,忍看浮名一笔消。强把愁情付浊醪,读《离骚》,拍遍栏杆是寂寥。
问题:两首词都写到“读《离骚》”,但表现的心情有所不同,请简要分析。
典型考题二:这首诗(词),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感情?试简要分析。
考题解读:这类题,需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中包含的情感。
答题方法:⑴条分缕析,分条分点;⑵情感在前,解析在后;⑶结合诗人在诗中对国、对家、对亲、对民、对友、对己(包括青春年华、理想追求)、对风物(包括山川河流、田园风光)。
诗词导引:
琐窗寒 周邦彦
暗柳啼鸦,单衣伫立,小帘朱户。桐花半亩,静锁一庭愁雨。洒空阶、夜阑未休,故人剪烛西窗语。似楚江瞑宿,风灯零乱,少年羁旅。
迟暮,嬉游处,正店舍无烟,禁城百五。旗亭唤酒,付与高阳俦侣。想东园、桃李自春,小唇秀靥今在否?到归时、定有残英,待客携尊俎。
问题:这首词情感复杂微妙,除表达“对羁旅生活的厌倦”外,你认为作者还表达了哪些情感?试简要分析。
答题示例:①对故友的怀念。“故人剪烛西窗语”句,化用李商隐诗句,表明作者希望有朝一日能与故人相逢,述说相思之情。②对年华流逝的痛惜。“迟暮,嬉游处,正店舍无烟”句,将过去嬉游热闹与今日的萧瑟冷清对比,表达出年华已逝的“迟暮”之感。③对家乡的思念。“想东园、桃李自春”句,借想象“东园”桃李花开的景象,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④对情人的眷恋。“小唇秀靥今在否”描绘了姑娘娇美的容貌,表达了作者的眷恋之意。
母题迁移:
临江仙 陈与义
忆昔午桥桥上饮,坐中多是豪英。长沟流月去无声。杏花疏影里,吹笛到天明。
二十馀年如一梦,此身虽在堪惊。闲登小阁看新晴。古今多少事,渔唱起三更。
问题:此词中包含哪些复杂的情感?请简要分析。
- 标题: 古诗词鉴赏主要题型及其答题方法
- 作者: 晨曦
- 创建于 : 2023-01-01 14:59:53
- 更新于 : 2023-11-23 02:27:43
- 链接: https://blog.xuchengxi.tk/2023/01/01/dc/古诗词鉴赏主要题型及其答题方法/
- 版权声明: 本文章采用 CC BY-NC-SA 4.0 进行许可。